滦南县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滦南县染各庄的传说滦南发布 [复制链接]

1#

染各庄是滦南县程庄镇一个较大的行政村(现已分建为3个行政村),这里有肥沃的土质、淳朴的民风和勤劳的人民,家家户户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,在县内外享有盛名。然而对这个村名的来历,人们却是知之不多。

这个村子是如何得名的呢?我们不妨看看下面这个说法——

据《滦州志》记载,多年前的契丹时代,在滦河西岸这个地方有个小村,村内有位名叫匋光的老者,是远近闻名的货郎。他为人精明,品德高尚,整天背着个货箱子,游走于乡里乡外,卖着针头线脑等日常之物,因为货真价实,童叟无欺,赢得人们的好评。他遇见家境困难的人家来买东西,不仅分文不取,还时常拿出资金周济,这就更使他的善名远近皆知,家喻户晓。

这天,他外出巡诊归来,走到村头时,突然发现前边草丛里有个发光的东西,走近一看,原来是个圆卵。此卵状如一个较小鸡蛋,外壳发白,光滑明亮,非常喜人。匋光不知是何物所产,就弯腰将卵捧在手中,放在所带的货物箱子之中,带回家中。为了谨慎起见,他小心翼翼的把卵放在一个棉花套中,保护起来。过了一个月的时间,一天夜间,他听到屋内地下有响动,点燃蜡烛一看,原来一条小蛇破卵而出,正在地下爬行。只见这条小蛇,浑身金黄,三寸长短,圆圆的小眼睛滴溜乱转,一条细长的舌头,有伸有缩,曲曲弯弯的直奔匋光而来。

匋光一见,并未害怕,对着小蛇说道,小宝贝,你已出世,就回归自然自由生长吧!如按正常规律,小蛇本应该快速爬走,可是,听了匋光话语后,却匍匐在地,蔫蔫的不动了,显然,它不愿离开此地。为此,匋光又说,不愿走,你就待在这里吧!听得这样一说,小蛇马上欢快起来,往前挪动身体,亲昵地趴在了匋光的脚上。

从此以后,小蛇就在匋光家中生活起来,并取名“于雅”。每天,匋光外出前,就给它准备好吃食,米饭、馒头、菜蔬等,当回来时,这些东西全被吃净;后来,随着时间的推移,小蛇慢慢长大,原来的食物已不能满足,就给它备些肉食之物,这样一来,小蛇长得更加粗壮起来,几个月后,身子已有丈长,腰身也有尺余。蛇大了,食量也大了,匋光对它的供应也捉襟见肘,没办法,只得对它说,于雅,你已长大,我已难于满足你的食用,还是回到大自然之中,自寻生路吧!于雅听后,虽然有些不快,但这里的经济困难,也是事实,不得不慢慢点头,用光滑的身子把匋光围起,抬起头来,在匋光的脸上蹭来蹭去,两个圆眼中泪光闪烁,大有难割难舍之象。而后,放开身子,慢慢爬出门外。当匋光难过地瞅它一眼时,又见于雅频频回头,使得匋光也流出几行热泪,捂着脸回归屋中。当再到院中去看时,于雅已经无踪无影。

此时,匋光屋中又剩下他一个人了。由于相处几个月的时光,从小到大地伺养,和于雅有了较深的感情,骤然一分,实在觉得空荡荡的,没办法,只得还是早出晚归地卖些杂货,以维持自己的生活。

来到外面的于雅,没有了主人的喂食,自己不得不寻觅食物了,开始总是捉些小动物充饥,后来,它的食量越来越大,村庄附近的小动物让它吃得几近绝迹,所以,就在晚上夜深人静之时,爬进农户的院中,偷吃人们饲养的鸡、鸭、猫、狗等,使得人们渐渐地对于雅产生了恶感,总想将它捉住予以铲除。然而谈何容易?等到人们要捉它时,于雅早已像一阵旋风似的,跑得无影无踪。这样,于雅就成了当地的危害,人们组织起来捕打过多次,均未奏效。没办法,大家就把这个事情申告给当地官府。

很快,官府贴出告示,悬赏寻找为民除害捕蛇的能人。当匋光听到这个消息,知道这个祸害就是自己侍养的于雅,非常震惊。他权衡再三,如果将它铲除,心中多有不忍,可如果不将它除去,日后会酿成更大的灾害。于是,他毅然来到府衙之前将告示揭下,自告奋勇铲除祸害。

第二天,他整理好行装,带着一把利刃,来到村外的高岗之处,高喊几声,于雅,你在何处?快快出来见我!几声过后,身后刮来一阵旋风,风停下后,一条见头不见尾的粗大长蛇,匍匐在自己面前。匋光一见,怒喝一声,你这个孽障,当初我养你、喂你,好不容易将你养大,放归自然,实指望你做些好事,谁知你天生野性,搅乱一方,祸害百姓,上犯天条,下造孽障,罪不容恕!

听完匋光的呵斥,于雅无话可说,它悔恨地卷缩在恩人的膝下,两眼垂泪,微微点头,似有认罪之状。

一见这个情形,匋光心如刀绞,痛苦异常,这毕竟是自己从小抚养长大的异物,现在真将它手刃,心中实在不忍。他把那柄利刀握在右手,左手抚摸着于雅光滑的大头,两眼垂泪,难于下手。正在这时,于雅用头拱了一下匋光,并在脸上亲了一下,而后猛地往匋光的利刀上一趴,只见一道红光崩现,于雅的蛇头落在地上。随着蛇头的落地,一腔热血喷上高空,接着化成一片红雨,迅疾落下,将匋光所处的小村尽皆染红。

于雅已死,乡亲们都知是匋光大义凛然,诛杀孽障,一片欢呼声响彻云霄。此时,正值金至宁元年仲秋辛卯日,为了纪念这个事件,经过众人商量,修建了一所寺庙,里面记载着此事的始末根由,并将事件发生的这个小村命名为“染各庄”。当地的官府为了对匋光加以表彰,也完整地将事件详细记载下来。

受到表彰的匋光并未快乐起来,看着伏诛而死的于雅,非常痛苦。他本想把于雅尸身埋在当地,但又怕人们反对,就想移至他处埋葬,但蛇体较大,自己搬弄不动,没办法,就把皮剥下来,放到一个箱子里,背到东北方向昌黎城西北30公里的山脚下埋葬,成了当时有名的“蛇皮王墓”。

作者:张浩洪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