滦南县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75年的初心与坚守 [复制链接]

1#
北京专科白癜风医院 https://wapjbk.39.net/yiyuanzaixian/bjzkbdfyy/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在河北省自然资源厅“光荣在党50年”颁发仪式上,92岁的离休老党员刘万举郑重地将2万元党费亲手交到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周金中的手中,作为献给党的百岁生日礼物,表达对党的感恩之情。

苗晓昕摄

刘万举同志年10月参加工作,先后在河北省滦南县政府、县公安局,河北省公安厅、河北省地质矿产厅等多个岗位上工作。他说,是党培育了我,党对我恩重如山,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,我要永远跟党走,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之际,为党的生日献上一份心意,以此来回报党的恩情。

刘万举离休后,长期担任离休党支部书记,始终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,几十年如一日,撰写英雄烈士谱,把对党的忠诚融入书稿,将英雄事迹根植于血脉。入党75年来他时刻铭记自己的党员身份,坚守初心、对党忠诚,帮困助教、奉献爱心,先后缴纳大额党费4万元,其他各类捐款达10多万元,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誓言。

作为河北省新时代“冀青之星”,年出生的何少华,近日走进刘万举老人家中。一老一新两名党员,就着老人手里正在整理的资料,展开了一场不同寻常的对话——

图为刘万举和何少华在看资料。胡劭斐摄

“只要对群众有益的事就应该管,个人吃点苦受点累算不了什么”

年离休后,刘万举担任河北省自然资源厅离退休所第一党支部书记。当时的第一党支部党员全是离休老干部,多数都年事已高、身体多病、行动不便。针对这样的一个群体,刘万举适时进行家访、交流思想,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。

此外,只要听说或看到有扶贫救灾、帮困助教等捐献活动,他都积极参与、慷慨解囊,截至目前已累计捐款10余万元。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刘万举拿出1万元捐给湖北武汉。今年是建党百年,他又拿出2万元作为党费交给组织。

Q

何少华:大多数人离开工作岗位之后,会选择和家人共享天伦之乐,您却换了个“岗位”继续奉献。离休后您都做了哪些工作?

刘万举:离休所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同志,那个时候我61岁,年龄最小,又是党支部书记,当然要主动承担起责任,不管他们有什么困难,我都要帮忙解决。

而且,我从心里也没想着休息。开始几年没少出差,哪有需要我就去哪。后来跑不动了就帮着老同志干点琐事,每月到他们家里收收水电费,冬天了收收暖气费,他们都年纪大了,行动不方便,我就上门去收。

Q

何少华:这是您主动承担下来的?

刘万举:对,水电费、暖气费这些原来得他们自己到单位去交。我承担了这个活后,每个月先从单位财务那里抄回各家的费用清单,再挨家挨户去收,前后干了十多年,没出过一次差错,那些单子现在我还完整保存着呢。

图为刘万举留存的水电费、暖气费等的缴费清单。胡劭斐摄

Q

何少华:听说还有环境卫生、小区安全保卫、家庭矛盾调解……这些您都管,管这么多事,您身体能吃得消吗?

刘万举:那个时候有心劲,不怕累,也没觉得累。只要对人民群众有益的事就应该管,个人吃点苦受点累算不了什么。

Q

何少华:家里人怎么看待您做这些事,有没有劝阻过?

刘万举:家人都支持,尤其是我爱人。我爱人也是党员,她14岁就参加革命了。我们都是从苦日子里过来的,是党把我们从苦日子里拯救出来的,只要是做对党、对国家有益的事,我老伴就特别支持。孩子们除了提醒我注意身体,也都支持我做这些事。

Q

何少华:听说您还一直在资助贫困大学生,第一次资助是在什么时候还记得吗?

刘万举:第一次是在年夏天,我从报纸上看到一个小姑娘的事,她说自己考上了大学,但是因为经济条件不太好,上学有困难。我看了心里就很难受,我自己小时候因为穷,想读书没条件,所以特别能理解那个孩子的心情,放下报纸我就去报社捐了款,请他们尽快把钱转交给那个孩子。

Q

何少华:后来,您又多次向贫困大学生、向灾区捐款?

刘万举:是,从那件事之后,我就瞒着家人专门存了几万块钱,“应急”用。你说地震了,或者是像去年发生疫情了,我们这么大年纪也没办法到现场帮忙,捐款算是尽自己的一份力量。钱虽然不多,但都是在做对党、对国家有益的事,做对党、对国家有益的事,这是我的信仰。

“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英雄们用生命换来的,活着的人,不能忘记他们”

为告慰那些为国家做出努力和牺牲的英雄,让子孙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,上个世纪90年代刘万举萌生了收集整理革命英雄事迹的想法。年,他把想法付诸行动,开始从报刊、杂志及各类书籍上收集介绍英雄人物的资料,边收集边整理边完善。

截至目前,刘万举已整理英雄人物事迹近个,抄写20余万字,不仅有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中的战斗英雄,也有模范共产党员,形成了30余本的手抄笔记,并辑录成《缅怀英烈继承传统》一书。

Q

何少华:您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收集整理革命英雄事迹的想法的?由头是什么?

刘万举:很早就有这个想法了。我一直忘不了一件事。我小时候经常去一个木匠铺,铺子主人叫徐山。他个性豪爽,见我经常去玩,就给我做了一把木头枪,还让我叫他表叔。后来有一天,表叔突然不辞而别。

大概到了年,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候,传来一个让我震惊的消息,我一直思念的表叔——徐山同志,被日本鬼子杀害了(哽咽),现在想起来还是很难过。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英雄们用生命换来的,活着的人,不能忘记他们。

Q

何少华:什么时候开始着手整理的?是以什么形式整理的?

刘万举:大概从年开始的。从报纸、杂志及各类书籍上收集,然后抄到笔记本上,每次看到新的内容,就补充在旁边。

Q

何少华:到现在收集了多少位英雄的事迹?

刘万举:一共整理个了,只要眼睛看得见,我会一直把这件事做下去。除了英雄烈士的事迹,我还收集了一些优秀党员的故事,他们的精神也要学习。

Q

何少华:在这些英雄事迹中,有没有最打动您的故事?

刘万举:哪一个不打动人呀,所有这些英雄烈士,都让我为之动容。他们在中国最黑暗的时候,高举革命的火把,冲在最前面,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伟大的,是令人尊敬的。比如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,面对敌人的审讯,他遭受了那么多非人的折磨,之后从容就义。(哽咽)还有杨靖宇和他率领的东北抗联战士,在地冻天寒的长白山,他们缺衣少食,经常十天半月吃不到粮食,常常是渴了抓把雪,饿了吃些树皮、野菜、草根,多少次空着肚子与敌军英勇战斗。他们永远是我们的榜样,他们每个人都值得我们敬佩。

图为刘万举在抄写革命英雄事迹。章洪涛、贾彬摄

“一辈子不能忘记党的恩情”

年,年仅13岁的刘万举就开始参加征集鞋袜、通知开会、站岗放哨等工作,尽自己所能为抗日出一份力。

年10月,17岁的刘万举在党旗前庄严宣誓,并表达了“一生跟党走,听党话,永不变心”的决心。75年来,他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誓言。

Q

何少华:听说您很小就开始在村抗日小队帮忙做事,当时都做些什么工作?

刘万举:对,大概从年,我13岁开始。起初在学校里打扫卫生、挑水、生火,后来村干部交给我越来越多的工作,会帮着征集鞋袜、通知开会、站岗放哨,晚上值班、做饭。有一次晚上去送信,对方看到我是个小孩,问我大晚上害怕不害怕。我说,不害怕,你们打鬼子都不怕,我怕什么。

我特别爱干这些事,只要对抗日有好处的事,我都非常积极地去完成。那个时候,村干部们开会都在深夜,我除了在门口站岗放哨,也可以旁听,记得有一次,一个干部说,“你们中有的已经参加了共产党,有的准备加入,你们对党的工作、对抗日工作必须要认真……”我听了之后很震撼,第一次知道与我朝夕相处的叔叔、伯伯已经加入了共产党。我心里就亮堂多了,有了奔头,从此之后我干活就更加卖力,想早点加入共产党。

Q

何少华:17岁您就入党了,入党的情景您还记得吗?

刘万举:当然记得,一辈子都不会忘。介绍人是我们村的一个表兄,他跟我哥哥关系很好,经常和我哥哥一起在我家商讨参加抗日活动的事。我就听他们聊,聊理想,聊人生,聊对时局的看法。我那时候只懂得共产党对穷人好,没有什么理论知识,听他一讲,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。

年12月的一个晚上,表兄找到我,很严肃地对我说,“根据你这几年在村对敌斗争的表现,党组织准备吸收你加入中国共产党,你是否愿意?”我听了又兴奋又激动,立即回答说,愿意,非常愿意。表兄说,“光愿意是不行的,你要多学文化长知识,从现在开始要高标准要求自己,接受党的考验,遵从党的纪律。”然后他从身上掏出一张表,那就是入党申请表。

我还记得入党宣誓的地方,那时候是年10月,就在我经常去的木匠铺里,墙上挂着一面红旗,鲜红鲜红的,气氛庄严隆重。宣誓完之后,每个人都表达了自己的决心。当时我说:“我一生跟党走,听党话,永不变心。”这是70多年前向党的庄严宣誓,至今仍记忆犹新。

图为刘万举老人和爱人一起翻看之前的工作和生活照片。章洪涛、贾彬摄

Q

何少华:参加革命的经历,对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影响?

刘万举:年到年是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几年,是我受教育最多、成长最快的几年。我知道了中国共产党,并且加入了共产党,在后面的工作中,一切都是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。我也教育我的孩子,要热爱祖国,知恩感恩,多做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的事。

Q

何少华:今年是建党百年,您有什么感想吗?

刘万举:我特别高兴,能见证这么重要的时刻,能看到我们国家如此繁荣、强大。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都是党给的,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。我现在的一切都是党给予的,一辈子不能忘记党的恩情。同时我也永远坚信,我们的党、国家会越来越强大。

喜欢本文,就点击右下角“在看”

本文由中国自然资源报社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