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滦南县残联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,针对残疾未成年人成长特点,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,为残疾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提供更人性化、多元化的服务,促进残疾未成年人康复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全面发展。
一是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,加强组织领导,由专人负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,强化责任落实,广泛宣传,注重整合社会各界资源,吸收和运用社会力量,联合辖区内镇村基层队伍,形成合力,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残疾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。同时出台了《滦南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方案》,让更多的残疾未成年人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。
二是对残疾未成年人进行精准康复救助。每年对全县6岁以下残疾儿童进行摸底调查,凡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均可进入康复机构享受康复训练补贴,并逐步推动未成年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,争取让更多的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机会,恢复其功能或减轻残疾障碍。截至目前,共有10名听力言语、脑瘫、孤独症、智力残疾儿童在定点康复机构进行康复,并为名残疾未成年人优先适配了助听器、轮椅等辅具。
三是以开展全国助残日为契机,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走访慰问。组织青年志愿者入社区、进家庭发放宣传手册、讲解相关知识。慰问洼里村“爱心小院”和县特教学校,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并为残疾学生提供心理疏导辅导,开展励志教育,鼓励残疾学生自尊、自信、自强、自立,促进身心健康发展。
四是对残疾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帮扶。在学前教育方面,通过资助学龄儿童,保障适龄残疾儿童享受到学前教育资源;九年义务教育方面,与教育、民政等相关部门积极协调,创新教学模式,采用“随班就读”“送教上门”等形式帮残疾学生实现“读书梦”;高等教育方面,通过资助贫困残疾大学生及残疾人子女大学生,为残疾学生进入专科、本科学校学习提供助学金,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难题。
滦南县残联围绕关爱残疾未成年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,成效明显,营造了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氛围。下一步,滦南县残联将继续提高残疾未成年人康复服务供给能力和保障水平,保障全县广大残疾未成年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康复。同时,继续搭建残疾儿童少年与社会交流平台,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品牌工作建设,为未成年残疾人成长提供更有力的关心、支持和帮助。